一、鑄造業“龍頭”舞起來
重工機械“開門”生產開局紅起重機配重鐵、滾筒、模具、道軌,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這些用在起重機、輪船、汽車、機床上的大型鑄件,竟出自一個縣市級鑄造企業。
2008年6月份,歷經一年多的緊張籌建,總投資1.3億元,位于崇義鑄造工業園區的銘瑞重工機械5萬噸精密鑄造生產線宏張開業。作為全市鐵后延伸的標志性龍頭鑄造企業,“銘瑞人”以敢為天下先之勇氣,強管理,上質量,抓培訓,固基礎,實現了企業生產經營的良好開局。截至11月底,通過訂單加工生產各類大型鑄件近1萬噸,產品遠銷北京、天津和德國、加拿大等國內外市場,順利實現了預期目標。
2008年以來,冶金鑄造業原料短缺、資金緊張、市場不振,能在這樣的不利環境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其中含有個中奧秘。
奧秘之一,有一個強大的外向型技術和市場支撐。2006年“銘瑞”鑄造生產線籌建之初,便引進了“外協式”管理機制,與北京北瀛鑄造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該公司屬國內一流的鑄造產品設計、生產、銷售企業,在風電機械、印刷機械、汽車制造、輪船制造等行業擁有多項指定鑄造產品的全版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外業內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依托“北瀛”雄厚的技術、人才、資金、市場等基礎優勢,雙方以股份制形式聯合進行開發。從項目籌建到施工、設備安裝、調試、試生產,“北瀛”方面一直有一個10多人的團隊常年駐扎在“金鼎”現場指導和管理,F在,“金鼎”相當于“北瀛”的一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資子企業,按照訂單一心一意組織生產。市場開拓、產品銷售、貨款回收等環節的工作,均由“北瀛”方面負責。
奧秘之二,有一個穩固的原料供應保證。鑄造業的前端為生鐵生產線。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銘瑞”是我市惟一的“全國18家鑄造生鐵生產基地”之一,具備30 萬噸優質鑄造鐵生產能力。今年以來,在外部環境十分不利的情況下,通過狠抓成本管理和標準化管理,兩座高爐均保持了滿負荷生產。這無疑為后端鑄造環節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證。
奧秘之三,有一個科學嚴密的職工培訓體系。“銘瑞”所加工生產的鑄件,全部為大型件,工藝流程復雜,技術要求提高。崗位職工的業務操作技能高低,直接關乎產品成品率和產品質量的高低。自投產試運行以來,他們充分利用閑余時間充裕、試產階段生產節奏較為從容的有利時機,由“北瀛” 方面專家擔任教員,對所有的在崗職工定期進行全員全脫產培訓。6月份以來,企業用于職工培訓的時間已達到了30天,平均每月不少于4天,200余名職工的崗位培訓率達到100%,為充分滿足企業達產達效后的技術要求奠定了扎實的人才基礎和智力基礎。
二、20億投資鑄造及機加工彌補西部空白
2008年9月6日上午11點半,綿陽好圣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鑄造及機械加工項目”開工奠基儀式在市農科區1號路順利進行。綿陽市委書記譚力、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曾萬明出席儀式。
綿陽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900億元。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以及全國人民的關懷、支援和無私幫助下,530萬綿陽人民齊心協力、團結互助、克服困難,取得了抗震救災重大階段性勝利。在我們重建家園、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好圣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落戶綿陽科技城,‘鑄造及機械加工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為我市產業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希望四川好圣公司和參與項目建設的施工單位高標準、嚴要求,精心組織,科學施工,確保項目高質量按期完成。 |